特朗普“完全疯了”!打起缅甸的主意,要在中国家门口挖稀土?

据参考消息网 7 月 25 日报道,美国解除对缅甸军政府关联人士制裁,被解读为谋求其稀土资源的信号。

特朗普“完全疯了”!打起缅甸的主意,要在中国家门口挖稀土?

特朗普(资料图)

美国稀土供应链深陷困境。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中,中国占比超九成。美国企业 MP Materials 2024 年生产 4.55 万吨稀土精矿,自建冶炼线仅产出 1294 吨镨钕氧化物,不足总产量的 3%。其开采的稀土精矿,九成以上需运往中国进行冶炼分离。美国本土虽重启采矿活动,但核心分离技术仍依赖中国专利授权,单吨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出三成至四成。这种结构性依赖让美国在高科技制造和国防领域处处受制,寻找替代供应源成为其战略迫切需求。

缅甸的稀土资源对美国形成双重吸引力。作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,其产量占全球总量的 11%,尤其重稀土储量丰富。更关键的是,缅甸稀土矿集中在与中国云南接壤的边境地区,这种地缘位置让美国认为有机可乘,试图借此在中国周边构建新的资源供应链。

美国若想获取缅甸稀土,面临两种选择,但都暗藏危机。与缅甸军政府合作,将陷入道义与舆论的漩涡。美国长期以人权问题对缅甸军政府实施制裁,如今为稀土资源解除部分制裁,这种政策反转必然引发国际社会对其双重标准的批判。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 7 月 11 日致信特朗普,称赞其 “强大领导力” 并呼吁放宽制裁,这种互动已让美国的道义形象受损。

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合作,更是极具挑衅性的冒险行为。克钦邦的稀土矿多由当地武装控制,美国若绕过缅甸中央政府与其交易,无疑是对缅甸主权的公然干涉。这种行为不仅会激化缅甸内战,还会直接触动中国边境安全利益,是对地区稳定的严重破坏。美国获取缅甸稀土的计划,面临多重现实难题。克钦邦矿山地处深山,基础设施极度匮乏。矿区道路状况恶劣,缺乏基本的物流运输体系。若选择经印度转运,印度东北部边境地区的交通设施同样无法支撑大规模矿产运输,且印度在该问题上态度暧昧,不愿轻易卷入大国博弈。

特朗普“完全疯了”!打起缅甸的主意,要在中国家门口挖稀土?

展开全文

特朗普(资料图)

缅甸内战持续多年,政治局势极不稳定。军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力有限,克钦独立军与中央政府的冲突时有发生。即便美国与某一方达成合作协议,也可能因战局变化而随时失效。军政府绝不会容忍美国支持其反对派武装,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破坏美国的资源获取计划。

中国在克钦地区有着长期且深厚的影响力。当地的经济活动、贸易往来与中国联系紧密,许多民生项目依赖中国投资。美国插手该地区事务,无疑会触动中国的地缘安全利益。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外交协调、经济合作调整等多种手段,维护自身利益,让美国的计划难以得逞。

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企图,本质上是其 “对华战略” 的一环。将中国稀土供应视为威胁,试图通过 “去中国化” 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。缅甸稀土因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,成为美国眼中的战略突破口,希望借此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。

特朗普“完全疯了”!打起缅甸的主意,要在中国家门口挖稀土?

特朗普(资料图)

美国目前的行动仍处于试探阶段。虽已解除部分对缅军方制裁,但全面的合作计划尚未敲定。这种政策调整反映出美国的战略焦虑,却难以改变其在稀土领域的被动局面。对中国而言,应对之策需更具前瞻性。深化与非洲、南美稀土资源国的合作,构建多元化的资源供应体系。

加大国内稀土资源勘探力度,提升战略储备规模。持续推进稀土精炼技术创新,巩固在高端加工领域的优势。加强与缅甸中央政府的沟通,通过合法合规的商业合作,维护地区资源开发秩序。

美国想在缅甸挖到稀土,绕过中国构建新供应链,终究是异想天开。地缘政治的复杂性、基础设施的局限性以及中国的战略影响力,共同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。这场资源博弈的最终结果,或许早已注定。

评论